喝过书亦烧仙草的,应该对“半杯都是料”的slogan不陌生。
如今这句话传染,瑞幸被曝在做一种很新的茶饮:半杯都是冰。
把两个品牌撮合一起,CP组合金句也就有了:
书亦烧仙草,半杯都是料。
瑞幸冰咖啡,半杯都是冰。
这半杯,直接把瑞幸送上了热搜,网友吐槽瑞幸去冰后剩半杯。
这熟悉的剧情,恐怕看了都要气笑:
气的是,瑞幸把自己拖下水。
笑的是,瑞幸赚得比自己狠。
根据网上流出的视频,内容是有关吐槽瑞幸冰块冰量过多的问题:
去冰不满杯、生酪拿铁插不到底,更有人发现瑞幸扭亏为盈的营销密码。
瑞幸到底冤不冤,听听官方怎么回应的:
这是按程序做的,这是固定杯量的。
在热搜刷屏之前,我以为这是公开的秘密。
直到看到有人吐槽,有种找到嘴替的感动。
买过瑞幸的都知道,瑞幸app/小程序不像其他奶茶品牌,有设计选择冰块选项,只有无糖半糖、热冷的选项。
当然不排除有网友,因为生理期、肠胃等问题,点咖啡只能喝热的和去冰。
但就个人而言,冰咖啡没有冰块,就像不配火腿不配辣条的泡面,是没有灵魂的。
只是冰块多、难融化也是普遍现象,差点怀疑自己花了15块买了一杯冰,还是“特种冰”。
按这么说的话,强烈推荐点咖啡,不加冰不加奶不加糖,只喝美式,恐怕是最划算的方式。
再不行,就学习高启强干嚼咖啡,绝对原汁原味,连热水都省了。
说到底花一杯的钱买咖啡,发现冰比咖啡还多,到头来只能喝到半杯。
这跟喝别人剩下的有啥区别,很难不觉得缺斤少两,心里难免觉得被坑不舒服。
当然还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,贴心的瑞幸,是在教我们乌鸦喝水的故事:
怕我喝水喝不到咖啡,所以放了2/3的冰块。
担心整杯加咖啡又加冰,那不是溢出来了?
所以到底有没有一种办法,可以解决瑞幸加冰不减量的难题。
这届网友估计看不下去,开启了听证会,瑞幸市场部不妨参考借鉴下。
别忘了有一种东西叫做备注,有人就试过备注几块冰块。
不过虽然有备注,但有时候容易忘记。
建议瑞幸设置冰块选项,或者把咖啡和冰块分开打包,就能保证满杯了。
再不行直接点热的,自带冰,就是麻烦了点。
这次大家对瑞幸冰块的心碎程度,就像茶颜悦色高一截的奶油顶。
泡沫的问题就像牛皮癣一样,让茶颜悦色甩不掉,回应了个寂寞。
早在前几年,茶颜悦色就针对泡沫问题做了澄清。
真别说,茶颜悦色的“泡沫经济”还是有人买单,有网友就被“泡沫易消,到手八分满”的广告感动到。
敢情茶颜悦色是在给我们灌输“小满”哲学:
有小暑一定有大暑,有小寒一定有大寒,有小满没有大满。
好了我编不下去了。
就算不扯谈八分满,茶颜悦色可能是想给我们喝精华。
还记得《梦华录》里频频提及的茶百戏,就是用茶匙击拂拨弄,将茶汤表面的茶沫幻化成各种诗意的山水草木图案,所以这茶沫在古代可是一种精华。
也就有网友调侃这你就不懂了,茶颜悦色是想让我们喝上宋朝精华?
喝个咖啡奶茶而已,还不至于要喝出“花未全开月未圆,半山微醉尽余欢”的境界。
对于打工人一样,买的是咖啡奶茶,总不能买了一座冰山,还要自我安慰“人生小满,足矣!”。
所以不是所有的偷工减料,都可以用“八分满”来解释。
但现实是我们一直在为冰块买单,你买奶茶要求去冰时,别人会对你说:
“少冰去冰的话奶茶,是不会给您装满的哦”。
其实这问题在很多品牌的冰饮中一直存在,比如我们熟悉的肯德基,麦当劳,星巴克等。
也能理解为啥有人对瑞幸去冰剩一半,会觉得见怪不怪。
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也算是个行业潜规则,周星驰《食神》的经典台词早就真相了:
桌子有多小就要多小,椅子有多挤就要多挤。不要让客人坐得那么舒服,吃完就赶快走。
吸管有多粗就要多粗,冰有多大块就放多大块,这样汽水就可以一口喝完再买另一杯了。
加冰多少可以省原材料,卖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怎么卖。
诸如此类的餐饮行业潜规则并不少见。
去星巴克喝咖啡,中杯拿铁33元,服务员告诉你加3元升超大杯,你要不要升?
去麦当劳买午餐,一个汉堡13块,服务员告诉你加12块有杯可乐有份薯条,你要不要加?
这都是典型的“升杯营销”的话术,就是为了pua你加价捆绑购买,然后你碍于面子不得不妥协,他们就如愿以偿提高门店的客单价。
提高客单价的套路都是相似的,比如提及西贝,想必会想到一句“家有宝贝,就吃西贝”。
西贝做儿童餐,可以用子母弹营销原理来解释。
俗话说得好啊,抓住一个人得先抓住他的胃。
西贝的逻辑就是,抓住大人的钱包,先抓住小孩的胃。
简单来说,就是借助儿童套餐的噱头,来吸引成人来就餐。
先抓住小朋友这个核心原点人群,影响孩子的爸妈甚至是一整个家庭,让看似边缘的客群一起来消费。
所以西贝表面上是做儿童餐,实际上是做老少皆宜的家庭聚餐。
再说说奶茶店、麦当劳推新品,一般都会碰上“第二杯半价”。
有时候你去全家、7-11便利店买饮料,也会看到某茶某果汁推“加一元换购”。
这也是利用了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,是不是真的便宜不重要。最重要的是让消费者感到占便宜”,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。
当然最离谱的还是“照骗”潜规则,买家秀的实物与卖家秀的图片严重不符。
就看之前情人节,网友买了星巴克爱恋白桃抹茶拿铁,发现到手的饮料顶部塌陷,蔓越莓果干一个也没有,和宣传图简直就是一模两样。
你以为麦当劳做的是肉夹馍,实际上是咸鸭蛋,成本也就是废了一头猪的皮外伤而已。
你以为买上肯德基万圣节捣蛋鬼蛋挞,实际上是当了一回倒霉鬼。
所以说,走过最远的路,就是商家的套路。
但无论如何,真诚才是最好的套路。
诸如第二份半价的套路还是支持的,但如果让消费者花15块纯纯买一杯冰块,多少有点割韭菜成分在里面了。
消费者更希望商家“少一点套路,多一些真诚”,为自己提供优质的产品体验。
虽然“照骗”骚操作可以为品牌省了一些原材料,赢得短期的利益。
但是从长远来看,品牌容易丢了民心,留存率和回头率要打个问号了!
老实的柔宇们倒了,造假的瑞幸却活得滋润
比肩瑞幸,抖音热榜第一,这家咖啡店凭什么?
上海安福路“葬爱家族”爆火,带坏了茶颜悦色?
五元一杯,瑞幸被低价咖啡“围剿”
新茶饮狂飙,「瑞幸」心焦
新茶饮狂飙,「瑞幸」心焦
被围剿的瑞幸,有多能打?
茶颜悦色与《红楼梦》,再掀国风热潮
年入百亿,瑞幸仍不能高枕无忧
刚走出「ICU」的瑞幸,住进了「监护室」
PoweredbyKenLuo时代X1.2©2021-2022肯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kenluo.com/a/2477.html